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26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如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汇聚最大合力?农业大省河南如何进一步发挥粮食生产优势、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弓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他看来,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战略的实施,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围绕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持续发力,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跨文化对话与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是实现社会和解与和平共处的重要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处主任景峰在泰国会场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68个国家的1223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继续作为平台,促进成员国、遗产管理机构及各方伙伴之间的对话,并推动具体合作项目的实施。
分行业看,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5%,纺织业增长2.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7%,汽车制造业增长9.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7.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
走进列车车厢,旅客仿佛踏入了一个移动的三星堆博物馆。车厢里装饰着“大立人欢迎您”“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等主题海报。抬头望去,行李架上装饰着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大鸟头、戴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三星堆代表性文物图案,向旅客讲述古老文明的故事。
山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桑珠次仁介绍,山南生活着藏、汉、门巴、珞巴等28个民族,有5个人口较少民族乡,民族联姻家庭达2189户。2024年,山南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224元、23346元,各族民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各民族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至8月18日。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林馨舟表示,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感受文明的魅力。(完)
近年来,鸡西市聚焦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制造基地,凭借富集的“寒地龙药”资源与完备的医药产业基础,将发展刺五加产业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抓手,构建起从种植、研发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态圈。目前,鸡西市已培育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20余家,规上医药企业9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首家中药领域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6家,组建省级北药联盟、省级刺五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5项,“刺五加系列产品基础及临床研究”等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完)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等多方面措施综合作用下,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一是创新动能增势向好。今年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反映创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反映科研结果加快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4%,反映数实融合有序推进。二是制造业稳步增长。今年前4个月,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12.6%和12.2%,特别是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8%、15.7%。
新疆地域广袤,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如今,不仅耕、种、管、收各环节实现机械化覆盖,在除粮食作物外的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果蔬、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多元领域,机械化生产加速发展。
此次“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活动、“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旨在传递中华体育精神,激发青少年对运动的热爱。(完)
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已超过77万亩,年产量347万吨,占全国番茄产量的八成以上,目前加工番茄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8%。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2022年至2024年,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436家单位(近6万家会计主体)深入参与,累计全流程无纸化处理电子凭证超2亿张。通过试点,打通了电子凭证报销入账归档“最后一公里”,充分验证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实现了降低社会资源消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综合治理效能的预期目标,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具备在全社会推广应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