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50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江苏、浙江是我国第二和第三外贸大省。2024年,江苏实现进出口5.62万亿元,增长7%,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8%;浙江实现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3.9万亿元,增长9.5%,增速居东部沿海主要省市首位。
加强公路技术交流合作,高度评价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推动中国天保-越南清水国际口岸跨界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双方将继续发挥中越陆地边境口岸管理合作委员会机制作用,加快友谊关-友谊、浦寨-新清货运专用通道智慧口岸建设,视情在东兴-芒街等符合条件的其他口岸推广,提升智慧海关“软联通”。支持加强陆路、航空和铁路运输合作,继续开展《国境铁路协定》修订工作,发展中越国际铁路联运,推动恢复国际联运旅客列车,开通更多中越跨境班列,为铁路口岸检验检疫和货物通关提供便利。在符合双方时刻管理规则的前提下,为两国航空公司延长、增加起降时刻、开拓两国市场提供便利,鼓励两国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恢复、增开航班。欢迎越南的航空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支持在中国商用飞机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是15日行程的亮点之一。中国连续20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新增对越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稳居前列,两国互联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设也正有条不紊推进。
从“有间兴教室”到“AI未来科技馆”,孩子们的发问从“几点吃饭”变成了“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数字技术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乡村教育生态。这些实践不仅让乡村孩子接触到世界前沿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2025年泼水节已然来临,近期,云南省多地先后推出泼水舞曲MV,展示当地民族文化及泼水节系列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共同参加泼水狂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中越两国人民毗邻而居,古有互通互鉴之道,近有共御外敌之情,今有振兴繁荣之业。像“走亲戚”“串门”一样常来常往,必将使中越传统友谊历久弥深、历久弥新。
丽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刚在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加强旅居项目储备,坚持招大引强与培优扶强相结合,签约落地了一批旅居项目。积极引导、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整合优质旅居资源,投资参与旅居丽江建设和运营管理。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2024年,扬州12345热线的接通率、满意率、按时办结率等多项省考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12345热线是地方人民政府受理企业和民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的便民热线平台,但接听到这类紧急的工单时,我们会根据工单紧迫性提级办理、接诉即办,记录工单后第一时间派到部门,部门五分钟之内回复收到,两个小时内须回复基本情况,在12小时内要回复正式的办理结果。”扬州12345热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努力以‘民声’促‘民生’,变‘民意’为‘满意’,打造一条更加贴心、更加高效、更加满意的‘真芯’热线”。(完)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与柬埔寨的华教机构等深化合作,让华文教育不仅“落地”,更要“生根”,通过信息化与本土化的双轮驱动,助力柬埔寨华文教育架起中柬文化互鉴的纽带。(完)
“这些文本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等多个领域,足见中越之间的合作动力与潜力。”杜兰说,以务实合作的提质升级,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随着一项项具体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也将让命运共同体建设更为可感可知。
与此同时,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海口海关一季度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02份,货值6739.7万元,水产品、热带果蔬等海南特色商品打开日本、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670份,货值6.2亿元,分别增长35.1%和41.9%,成为橡胶制品、化工品出口东盟的“黄金通行证”。